姓 名:王 绚

职 称:副教授

单 位:建筑系

专 业:建筑设计及理论

邮 箱:xuanerwang@126.com

 

教育背景:

2001-2005,太阳集团tyc5997,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,工学博士学位

1999-2002,太阳集团tyc5997,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,建筑学硕士学位

1994-1999,太阳集团tyc5997太阳集团tyc5997,建筑学学士学位

 

专业履历:

2018-,太阳集团tyc5997建筑系,博士研究生导师

2013-2014,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

2009-,太阳集团tyc5997建筑系,硕士研究生导师

2007-,太阳集团tyc5997建筑系,副教授

2005-2007,太阳集团tyc5997建筑系,讲师

 

本科生教学:

建筑设计

 

研究生教学:

人居环境

 

科研方向:

1.聚落与城市空间形态

2.居住环境安全性研究

3.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

 

近期学术成果:

基金项目:

[1] 2018/01-2021/12,项目负责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黄河流域传统堡寨聚落群系整体性研究(51778400)。

[2] 2014/01-2016/12,项目负责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:群系视野下的传统堡寨聚落空间信息图谱研究——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例(51308375)。

[3] 2008/01-2010/12,项目负责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新教师基金:中国传统防御性聚落基础研究(20070056053)。

[4] 2005/04-2007/12,项目负责人,天津大学青年教师基金:传统聚落防御性空间研究。

[5] 2017/01-2020/12, 第三承担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:明代海防与长城防御体系及军事聚落比较研究(51678391)。

[6] 2012/01-2014/12,第二承担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:开埠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与动力机制的CA 模型研究(51108309)。

[7] 2012/01-2015/12,第三承担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与防御体系整体研究(51178291)。

[8] 2006/01-2008/12,第二承担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明长城军事聚落与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(50578105)。

[9] 2003/01-2005/12,第三承担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中国北方堡寨聚落研究及其保护利用策划(50278061)。

[10] 2007/01-2009/12,第四承担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中外生态村的比较研究与实践(50678112)。

[11] 2009/01-2011/12,第二承担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:基于GIS与VR技术的北方近代开埠城市空间形态研究(200800561040)。

[12] 2005/01-2008/12,第五承担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: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形态变迁与区域分布规律研究(20040056059)。

[13] 2010/11-2011/10,第四承担人,天津市城乡规划科技项目:三维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。

[14] 2012/01-2012/12, 第二承担人,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:元胞自动机理论在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应用研究。

专业论文:

 [1] 王绚 沈安杨,欧洲中世纪后期城堡与中国明清传统堡寨之防御性格比较//2019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,中国 厦门,2019.11

 [2] 侯鑫 王绚 丁国胜,精明准则对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启示,国际城市规划,2018,33,(4)

 [3] 赵楠楠 侯 鑫 王 绚,基于数字化方法的城市设计使用后评价研究——以天津市滨江道商业街为例,南方建筑,2018(5)

 [4] 王绚 侯鑫,黄河中游山陕地区传统堡寨聚落群系构成研究,建筑与文化,2016(5)

 [5] 王绚 刘飞,光伏集成建筑中光伏材料的艺术表现力,建筑新技术(7),2016.6

 [6] 王绚 李波 侯鑫,城市空间现象的多主体仿真研究——以20世纪初电车交通影响下天津市商业中心的转移为例,现代城市研究,2015,30,(4)

 [7] 侯鑫 王绚 刘飞,光伏建筑一体化在方案设计阶段的特点及流程,建筑与文化,2015(5)

 [8] 王绚 侯鑫,读解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精神防卫意义,建筑与文化,2014(1)

 [9] 王绚 李波,世界范围内传统聚落防御的类型与机制探析,城市空间设计,2014(1)

 [10] 王绚 吴昊 侯鑫,多主体仿真技术在街区空间研究中的应用,建筑学报(学术论文专刊).2013(1)

 [11] 侯鑫 王晓萍 王绚,基于GIS与VR技术的开埠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方法建构,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(3)

 [12] 王绚 刘飞,体验时代的历史街区体验-以天津原意租界街区发展为例,建筑学报(学术论文专刊),2012(1)

 [13] 王绚,传统堡寨的社会性设防机制,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 (3)

 [14] 王绚,欲达“千里”而积“跬步”—建筑设计教学体悟,建筑学报,2010(10)

 [15] 王绚 侯鑫,堡寨聚落形态源流研究,西北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 (2)

 [16] 王绚 侯鑫 程然,堡寨设防地主庄园聚落的发展流变及形态特征,青岛理工大学学报,2010 (3)

 [17] WANG Xuan & HOU Xin, Research on Fort of Chinese Ancient Military Defense System.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. (Trans Tech Publications, Switzerland) Vols. 209-211, 2010

 [18] 刘飞 王绚,传统堡寨聚落区域分布及规律研究//刘甦 主编,第十八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,北京: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,2010

 [19] 侯鑫 王绚,开埠城市空间生态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——以天津为例//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,天津:天津大学出版社,2010

 [20] 王绚 侯鑫,民间自卫堡寨设防演进综述//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,2009

 [21] 王绚,陕南地区传统设防山寨研究//支文军 张兴国 刘克成.建筑西部—西部城市与建筑的当代图景,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08

 [22] 侯鑫 王绚,文化生态学及其在城市文化研究中的意义//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,2008

 [23] 王绚 侯鑫,围墙内的安居家园—例析传统堡寨聚落防御性空间意匠,新建筑,2007(2)

 [24] 侯鑫 王绚,信息时代的城市结构与城市交通,青岛理工大学学报,2007(3)

 [25] 侯鑫 王绚,面向信息社会的外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初探——以天津为例//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,2007

 [26] 王绚 侯鑫,传统堡寨聚落的精神防卫机能,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6 (6)

 [27] 王绚 侯鑫,陕西传统堡寨聚落类型研究,人文地理,2006 (6)

 [28] 王绚,传统防御性聚落分类研究,建筑师,2006(2)

 [29] 侯鑫 曾坚 王绚,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观念演进与发展,新建筑,2006(6)

 [30] 王绚 黄为隽 侯鑫,陕西地区的传统堡寨聚落,西北工业大学学报,2005 (3)

 [31] 侯鑫 曾坚 王绚,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的新特点,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5(3)

专著教材:

 [1] 王绚.传统堡寨聚落研究——兼以秦晋地区为例.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10

 [2] 《中国长城志?边镇-堡寨-关隘》,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6(王绚,副主编)

 [3] 侯鑫 王绚,基于空间仿真分析的天津城市空间演进研究,天津,天津大学出版社,2020

 

荣誉获奖:

指导学生竞赛获奖:

1、2019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,优胜奖,指导教师,2019

2、2015-2016 VERTICAL FARMI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),三等奖,指导教师,2016

3、2015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 本科优秀作业特别奖,指导教师,2015

4、2008 Revit杯第7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优秀作业,指导教师,2008

5、2008 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,指导教师,2008

6、2007 Revit杯第6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优秀作业,指导教师,2007

7、第一届世界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—桥城,二等奖,指导教师,2007

教学获奖:

1、2015-2016 VERTICAL FARMI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petition)优秀指导教师奖,2016

2、2015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 本科优秀作业优秀指导教师,2015

3、天津大学教书育人优秀青年教师,2008

科研及参与实际项目获奖:

1、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2018

2、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,二等奖,2013

3、河北省优秀城乡规划编制成果二等奖,2009

4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征文及青年学术论文评选“青年学术论文奖”, 2007

5、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2006

 

学术兼职:

中国建筑学会会员

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